首页 男生 悬疑灵异 重生即天才:他带科技护华夏

第172章

   现在突然就要模塑、拼接,让人无从下手。

   “对,今天先行讨论,尽早拿出方案,然后带着方案和碎片,赶赴华林岛。时间很紧迫,除了你们,同时中科院也会面向全国的材料学专家抛出这个课题。”

   会议厅的所有材料学教授都清楚。

   主要压力还是在他们身上。

   毕竟这些材料只有他们接触过,研究过。

   其他人连见都没见过,又怎么可能提出来有效的建议?

   ……

   接下来,一连几日,所有赴京的材料学教授就三人一组领走一块材料进行研究分析。

   一篇又一篇的报告上交。

   但又被一次又一次的驳回。

   这些教授只知道要应用,但并不知道是要应用到核动力引擎上。

   所以他们很多人的思路方向都是有些问题的。

   可因为青龙项目落地之前,动力系统又是严格保密的,所以他尽管于心不忍,但还是没有给他们任何提醒。

   像那些用黏沾剂、用焊接方法的……都是一眼排除的方案。

   核动力引擎的外壁结构,必须要严丝合缝,是不能有一丝核泄漏的。

   这关乎飞行安全,容不得半点马虎。

   侯国强看着堆积如山的,被放弃的方案。

   又看着勉强初审通过,但随后又被华林岛复审打回来的方案,脑袋都大了。

   军工要求十分严格,这也让他感受到了无穷的压力。

   除了中科院的材料学教授,在社会上也收到了几封方案。

   不过这些人连要模塑的材料是什么都不知道,这方案自然也是被一眼放弃了。

   ……

   华林岛。

   聚变打击武器系统落地。

   前后整整一周时间。

   为了赶工,磁约束装置甚至都是直接从003的电磁弹射装置上拆卸下来改装的。

   就这样,马明伟负责磁约束装置,顾知秋负责环流装置,两人几乎同时提前完成了各自负责的项目。

   组装成功,但中科院那边还没有传来消息。

   顾知秋便又把精力放在了青龙战机上。

   先将聚变打击挂载在j-20上进行实验。

   五次实验,均圆满成功。

   接着,顾知秋一家人开始对武器舱和动力舱进行改造。

   加入聚变打击,对青龙现有的操作系统需要进行大改。

   顾知秋也提出了一些建议,王锋审批之后也加入了进去。

   只要是对青龙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有保障的改进,王锋是一律赞成的。

   可又过了两个星期。

   中科院,依旧没有消息。

   预留出来的核动力引擎的舱室依旧空着。

   军工厂第二架青龙战机也已经开始制造了,可青龙战机最后一个拼图,迟迟未到。

   ……

   北斗卫星的探测下,北欧联盟的军事力量从上周便开始在太平洋海域聚集。

   除了丑国的尼米兹号、罗森福号、艾森豪威尔号航母战斗群之外,还包括但不限于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舰队、加富尔级航母舰队、戴高乐号核动力航母舰队等重要欧美力量。

   就在昨天,《简氏防务周刊》发文称,7月31日,欧美等国将在太平洋海域进行大规模军事演习活动,这是二十一世纪以来,北欧等国首次参与的远洋军事演习。

   也就是说,下周,丑国就要带着一群跟班,在我华夏家门口公然挑衅……

   华林岛上对内外消息流通闭塞。

   太平洋上的风吹草动,在这座岛礁上丝毫感受不到。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