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悬疑灵异 大唐:玄武门前小药馆

第75章

   推广曲辕犁的事已定下来,李世民便朝侍者挥了挥手。

   很快,那侍者匆匆离去,又将一副卷轴呈上。

   不待其将卷轴捧到御案上,李世民便大手一挥。

   “将那画展开,给诸位爱卿瞧瞧。”

   侍者低头,抽出轴套里的画,展开来,双手举着,来到诸位大臣中间慢慢移动。

   众臣抬眼看去。

   入眼便是古朴巍峨的城门!

   城门下,是涌动的人群。

   而城楼上“玄武门”三个大字,第一时间刺入了所有大臣的眼。

   一时间,谁都不敢说话。

   谁都摸不清,圣上给他们看这幅画究竟何意。

   整个太极殿安静了下来。

   就在众臣惊疑不定之时,李世民开口道。

   “这幅画是阎爱卿数日前送给朕的。”

   “画的是玄武门。”

   “对此,诸位有何感想?”

   他的话如同一枚重磅炸弹投入水中,瞬间震得诸位大臣心惊胆战。

   这么多年,谁敢在圣上面前提起玄武门?

   可圣上主动提起,此举又是何意?

   此时,只有房玄龄心中微动。

   他毕竟多次跟随李世民去过周显那药铺,多少能猜中他的心思。

   估计,圣上这是真想要开放玄武门!

   念及此,他手持笏本出班奏道。

   “启禀陛下,臣以为,玄武门乃长安城出入要道之一。”

   “值此太平盛世,应重新开放玄武门,以体现陛下宽仁体恤之心。”

   见房玄龄如此,长孙无忌哪儿还不明白其中意思!

   他紧随其后亦奏道。

   “臣附议!”

   “若陛下能重新开放玄武门,不日必将出现画上盛景。”

   群臣惊惧于这两位天子近臣的胆大。

   可心里,何尝不盼着圣上真能应这二位元老的请求。

   就在一片紧张压抑的气氛中,李世民轻叹一口气。

   “粱国公及长孙太尉所言极是。”

   “朕近日每思及玄武门,俱感慨良多。”

   “朕以一己之私,置民意于不顾,实非明君所为。”

   “此事朕有过失。”

   底下几位老臣听到此处,已是老泪纵横。

   这一瞬间,他们忽然感到,曾经那位意气风发,敢作敢当的秦王殿下又回来了!

   申国公高士濂乃长孙无忌与长孙皇后的舅父。

   同时,亦是圣上与已故长孙皇后的主婚人,一向德高望重。

   年及贞观十八,他已年迈,不常上朝。

   但,这次大朝会,他也来了。

   听到高堂之上这番言语,申国公眼睛微湿,声音带着些颤抖。

   他颤颤巍巍,出班奏道。

   “陛下无须自责。”

   “如今四海升平,万国来朝,足以证明,陛下实乃明君!”

   李世民令侍者赶紧扶申国公坐下。

   见众臣皆是这番态度,心中甚慰。

   “朕幸得有申国公等爱卿支持,才能有今日。”

   “往事已矣,来者可期。”

   “朕决定,于即日起开放玄武门,令民众商贾皆可自由出入。”

   此话一说完,大殿里所有臣子都不由得高呼。

   “陛下圣明!”

   参差错落的声音,齐齐回荡在殿中。

   李世民看着底下群臣的反应,嘴角不由得泛起一抹笑意。

   这件事,他也算是真正顺应了民意。

   心中的郁结,竟在悄无声息中,涣然散去。

   把开放玄武门的具体事务安排好后,李世民继续让工部侍郎李大亮上前。

   “李侍郎,将你印出的报纸样品给诸位爱卿分发下去。”

   此话一出,诸位大臣再次面面相觑。

   圣上这是又有什么新玩意要给他们瞧?

   最近,圣上想出的新事物可真是多。

   殿内众臣哪个不是聪明人?

   却在今日,被接连惊到。

   “臣遵旨!”

   李大亮激动领命,转身便让人吧初具雏形的报纸发下去。

   这些殿内大臣,大多已步入中老年。

   此时,人手一份,全都认真看着纸上的内容。

   报纸与邸报有些须相似,又大为不同。

   它不只印了些时事,还将朝廷的一些政令写在上面。

   除此以外,亦有全国各地的一些奇闻怪事。

   最让这些臣子们感到稀奇的是,有一版面,竟是以民间小说的形式,写了篇少年英豪勇斗街头恶霸的故事。

   还别说,写得挺精彩,不少大臣看得津津有味。

   知识,很快就有人注意到。

   “此文中的少年郎,怎么这么像老程的长子程处默?”

   程咬金注意到,有好几个大臣在看他,交头接耳,小声议论着。

   连房玄龄都似笑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