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汉末:糟糕,我爹是张角

第一百六十五章 说的比唱的好听

   沮授是士族出身,骨子里有着一份读书人的傲气,对于吹牛报功,夹杂着私心向朝廷索要粮饷之事,他是不屑去做的。

   读书人嘛,讲究的是风骨。

   但沮授遇到了张使君,张使君是彻彻底底的实用主义者。

   就是那种,

   给我钱,我帮你做事,

   既然你找了我,做不做都要给,少一个子儿都不行!

   如果事情扎手的话,还得额外加钱!

   可如果我事情做了,你不给钱,

   对不起,

   我绝不会放过你!

   以前,张昊身边就那么一些人,钱多钱少够用就行,但现在不一样了,麾下十多万如狼似虎的将士要养,你不把他们喂饱了试试!

   如今家大业大,说话自然是有底气的,就是走在路上,那也得比别人更拽一些。

   徐登、钟繇、孔昱三人进入营帐后,纷纷朝张使君行礼。

   三人都是读书人,在他面前自然不用行跪礼。

   张使君在平原城的时候就见过三人,知道这三人背后代表着哪一方的势力,对他们,张使君自然是以礼相待。

   “三位先生跟着我一路南下,甚是辛苦,军中汉子粗鄙,有照顾不周的地方还望多多海涵。”张昊朝三人拱手道。

   三人心中虽然多少对张使君有些怨念,但人家毕竟是一州州牧,麾下十万带甲之士,此次出兵青州,冀州军又是众多势力中举足轻重的方。

   徐登是三人中官职最高的,与张使君寒暄几句后,便张口问道:“我等三人前来是想问问使君,大军渡河之后是否直接南下祝阿?”

   张使君眉头一挑,诧异道:“祝阿?”

   “使君此次南下不是为了去驰援祝阿的吗?”钟繇皱眉道。

   “哎!”张昊垂头跺脚道:“我也想驰援祝阿,可是……可是……”

   “使君有何难处?”徐登问道。

   张使君抬眼看向三人,一脸愁容道:“三位先生有所不知啊,祝阿城外的黄巾军有十余万,而随我南下的冀州军不过三万,你们叫我如何与之匹敌啊!”

   钟繇皱眉道:“褚燕和张牛角部的四万冀州军不是在济南郡吗?使君为何不让此二人率军回援,凭借七万冀州军之骁勇必定能击溃祝阿城外的十万乌合之众!”

   张昊拿起桌案上的一卷简牍,怅然道:“你们心中一定疑惑,为何我会让褚燕部攻取济南郡。”

   “还请使君解惑。”徐登拱手道。

   “因为我军中缺粮,我让褚燕部去济南郡也是为了为大军筹备粮草啊!”

   “缺粮?”徐登惊疑道:“朝廷不是拨付给使君五十万石粮草吗?足够十万大军两三月之用了吧!”

   “徐先生所言不错,五十万石粮草的确够十万大军两三月之用了,但眼瞅着就要入冬了,入冬之后,天气骤冷,将士们对粮秣的需求会更多啊!”

   张使君见三人一脸疑惑,不由解释道:“天气暖时,一名士兵一天至少要吃掉两斤粮食,寒时则需要吃掉三斤粮食;

   而战马在寒时每日所吃的干草粮食,也要比暖时吃的更多;

   所以朝廷拨付的五十万石粮食早就吃完了,为此,我还特地让人从冀州运粮过来呢。”

   说着,张使君扬了扬手中的简牍,焦虑道:“这不,前两日平原城送来的消息,冀州那边的难民回乡后已经错过了春耕,今年一年都得靠州府的救济粮度日,府库内已经没有多余的粮食调拨过来了。”

   说着,张使君看向三人,反问道:“我这做州牧的,总不能从那些难民的嘴里抢粮食吧,三位都是心怀天下的贤达,应知吾心啊!”

   三人面面相觑,一时间竟有些为难了。

   钟繇看着张使君拿在手中晃悠的简牍,不由得伸手去拿,想看看冀州那边是否真的调不出粮食来。

   可他刚一伸手,张使君便将简牍收了回去。

   黎悦见状,赶紧走了过来,劝慰道:“使君莫要再看这简牍了,这两日因为这件事,您一直长吁短叹,若您病倒了,在青州的这几万冀州军可就没了主心骨了。”

   说着,黎悦拿过张使君手里的简牍,淡淡道:“还是奴家替您放着吧。”

   徐登深吸一口气后,怅然道:“那使君接下来有什么打算吗?”

   “我打算先进历城!”

   “进历城?”三人面面相觑道。

   “没错,”张使君淡淡道:“进入历城后,一来可断祝阿城外十数万黄巾军的后路,二来也可以截下历城内的粮草为己用。”

   三人点了点头。

   张使君所言其实也有一定的道理,祝阿城外那十数万黄巾军,每日人吃马嚼,所需之粮草甚巨,光靠他们携带的,必然是不够的;

   由此可断定,历城内必定囤积着大量的粮草,至少足够十万黄巾军吃一两个月的。

   “敢问使君,拿下历城之后,又当如何呢?”

   发问的是钟繇,张昊说冀州军缺粮,他心里是持有怀疑态度的。

   先不说朝廷拨付的五十万石粮食是否已经吃完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