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悬疑灵异 大唐:我能召唤历史牛人!

第2575章

   天一亮,比大唐百姓还要勤快。

   趁着过年的热闹劲,很多胡人商贾,成为了炙手可热的人物。

   听说有一位叫阿卜杜拉的胡人商贾,与东宫做成了买卖,一跃成为大食商贾的代言人,数次进入皇宫觐见皇帝陛下。

   胡人多了,纠纷也就开始多了起来。

   国与国的价值观,是完全不同的。

   譬如吐蕃人,把自己随身的刀子,看得比性命还重要。

   而长安城,是绝对不允许私人携带武器的。

   渐渐的,吐蕃人成了长安县大狱的常客。

   又如天竺人总喜欢赤着脚,盘腿坐在大慈恩寺门口念经。

   非官方同意,长安居民是绝对不允许私人结社的。

   这就导致,大慈恩寺主持玄奘和尚,经常派遣门下弟子,去巡城司捞人。

   倒不能说乱。

   长安城的老百姓,抱着一种看热闹的心态,将胡人视为玩物。

   他们最喜欢的,还是西域人。

   龟兹人的乐曲,于阗国的杂耍,无一不是长安百姓的最爱。

   朝廷三令五申,说吐火罗人不会玩喷火,可总有人偷偷把吐火罗人抓起来,逼着人家表演绝活。

   其实很多人也看出来了。

   第一次西域之战大获全胜,并没有让皇帝陛下满足。

   那时的确给大唐帝国摄取到了足够的利益,可皇帝的虚荣心没有得到实质上的补偿。

   第二次西域之战,纠缠了半年之久。

   瞎子都看得出来,那三位上柱国根本就不是去打仗的,而是去找茬的!

   等他们把西域那些不臣之国,欺负得够惨之后,才会班师回朝。

   两场战争的胜利,没有将‘天可汗’的名头真正拿下。

   皇帝已经不满到了极点。

   而在其背后,还有着更加深层次的原因。

   书院新校区!

   在群星璀璨的第一届毕业生之中,贾统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

   他从不以自己过目不忘的能力而自豪。

   相反,科局考试没能进入前三甲,带给了他一些打击。

   他拒绝了朝廷的官职,也拒绝了家主柴绍的邀请,前往岭南担任掌柜。

   毕业之后,他以科举第四的名头,留在书院。

   而今,已经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助教。

   若是弘文馆还在,以他的学识当个先生,绰绰有余。

   可在书院之中,他实在是排不上号。

   从助教,到教习,再到真正的先生,他起码还要苦熬十年。

   不过相比之下,也足够年轻了。

   整个书院之中,能在四十岁之前当上先生的,满打满算也就王守仁一个。

   就算十年之后,贾统也才刚过三十岁而已。

   书院先生的含金量,不是一般官职能比的。

   但凡一位先生有意进入朝堂,基本上四品官职都可以随便挑了。

   结束一天教学工作的贾统,胳膊下夹着课本,溜溜达达的朝旧校区走去。

   两个校区虽然连着,可距离也不近。

   只有先生才配拥有马车。

   像贾统这样的助教,每天上下课,都要徒步走半个时辰。

   新校区的宅子,也不是他现在能拥有的东西。

   “知人兄!”

   一个看起来和贾统年纪差不多的后生,小跑着追了上来。

   贾统回头,一瞪眼,道:“叫什么?”

   后生一缩脖子,急忙拱了拱手,道:“贾助教...”

   贾统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

   “寻我何事?”

   后生苦着脸,道:“你这翻脸不认人的手段,深得院长真传,当年你还称呼我为兄长,如今却...”

   贾统又一瞪眼,道:“你是学生,我乃助教,礼不可废!”

   后生撇了撇嘴,心中不以为然。

   书院前几届的年龄很混乱。

   第一届毕业生之中,最小的也就十六七岁。

   才入学的学生,是第五届,最大都有三十岁的了。

   毕竟,进入书院的门槛不是一般的高。

   而且,考上书院的含金量,并不比科举榜上有名低多少。

   当年的弘文馆之中,四十岁的学生也不罕见。

   “家父说,若是贾助教今晚有空,不妨来寒舍一聚。”

   贾统有些纳闷,道:“今日乃是上元节,下午就放假了,贵府难道不关起门来自家人热闹?”

   后生摇了摇头,道:“我家在江都,长安城中只有老父老母,上元节总共就放半天假,回家是肯定来不及的。”

   贾统略一沉吟,道:“颂明先生的训诂之学,天下闻名,若是不显唐突的话,今晚必定叨扰!”

   后生大喜,道:“那便说好了,今晚咱们一同回去!”

   贾统点了点头,道:“不过提前说好,明日我是不会带你进宫的!”

   后生的脸瞬间垮了下来。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