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悬疑灵异 大唐:我能召唤历史牛人!

第2361章

   他本来是不用跟着到江南的。

   家里有老有小的,基本都留在了长安。

   可他非不听,死活要跟着柳白,说是要给自己孩子,搏个好前程。

   似乎,进家里的铺子,给商队当学徒,并不怎么合他的心意。

   “这东西粗糙得很,少爷看看就好,可莫要划伤了...”

   老陈从柳白手里,接过一张渔网。

   不是从小在水边讨生活的人,对渔网这东西,束手无策。

   柳白摆弄了半天,也没把这张小小的渔网解开。

   老陈是在渭水边上玩大的,打鱼是从小就学会的手艺。

   柳白干脆叫人搬来把椅子,坐在甲板上,看老陈他们干活。

   “你说你也真是的,一把年纪的人,不在家里含饴弄孙,跟着少爷我跑到江南,这是何苦来哉?”

   老陈三两下把渔网解开,又找了个桶子,收拾一会儿要用的鱼饵。

   “家里的几个孩子不争气,凭着少爷您的面子,进了书院蒙学,我老陈不过就是这百十斤肉罢了,自然要为了少爷拼死拼活...”

   柳白瞪了他一眼。

   “听你的意思,去家里的铺子当学徒,反倒辱没了你的门风?”

   老陈挠了挠头,憨憨的说道:“主要是娃他娘舍不得,去了商队,好几年都不回家一趟,我老陈置办下这些家业,传给谁去?”

   两人说话间,船已经开动了。

   独孤谋他们那几个小的,手里拿着不知谁给叠的纸风车,满甲板的乱跑。

   柳白干脆把他们叫过来,跟着老陈一块收拾鱼饵。

   在海上钓鱼,跟在河里不同。

   最好是用活饵。

   桶里装的,都是昨天那群公子哥们,捞起来的海虫,又叫海蜈蚣。

   长得跟大蚰蜒似的,听说海边的渔民也有煮着吃的。

   “长安不好混了,房玄龄他们都死活要致仕,当官没什么前途,反倒不如把家当都置在江南,回头少爷我在苏州城里,也办个书院,让家里的孩子们都去读!”

   “那小的就代兄弟们,多谢少爷了!”

   三百玄甲老兵们在进入柳家之前,大多没有成婚。

   这些年过去,生了娃娃的,最多也就七八岁,正是蒙学的时候。

   加起来,起码有一千来号。

   给他们办座书院,倒也值得。

   有可能的话,柳白更愿意把书院建在岛上。

   可短时间内,这里的条件实在算不上好。

   而且,消息闭塞,不利于孩子们的成长。

   这的确是一个,需要重视的事情。

   于是,柳白把王守仁叫了过来。

   把打算筹备书院的事情,跟他一说。

   王守仁沉吟片刻,道:“灞桥书院倒是有些先生,本就是江南人士,调过来正合他们的心意。”

   柳白摆了摆手,道:“江南人才多的是,各个家族之中就有不少,何必舍近求远?”

   王守仁笑了笑,道:“少爷英明!”

   近海才是钓鱼的好去处。

   反正是过来休闲的,打渔不是当务之急。

   柳白还是头一次在海上钓鱼。

   他知道,海钓是要提前打窝的。

   不过,具体怎么个打法,就不怎么清楚了。

   问了一圈之后,发现跟着来的这群人,竟然没有一个懂!

   难不成,大唐人钓鱼,从来就没有打窝的说法?

   这群人空有一身驾船的好手段,竟然没有一个懂钓鱼的?

   问了一个从东海舰队退下来的老兵,才知道,原来打窝子还是个不传之秘...

   老兵想了半天,道:“您说的是引鱼术!这可是海边讨生活的渔民们,打死都不外传的手艺...”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