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悬疑灵异 重生即天才:他带科技护华夏

第164章

   原理比顾知秋的描述复杂亿点点,但道理大概是这样的一个道理。

   这正是王锋要的通俗易懂。

   聚变打击用一个通俗的名词来解释,就是定点燃爆小当量氢弹。

   如果换句标题党的话来说,就是顾知秋做到了把氢弹当子弹来用……

   (今天到家有点晚,等下还有一更……估计在十二点之前,如果不卡审核的话)

   聚变打击在提出的时候。

   王锋在会议上讨论过一次。

   全票否决。

   因为太不现实。

   聚变反应需要的超高温环境,在环流装置外根本不可能做到。

   而且,要知道全球掌握聚变技术的国家,只有三个。

   华夏、苏俄、丑国。

   这还没有讨论这些掌握聚变技术的国家他们的核聚变试验水平如何。

   要知道,在华夏突破可控核聚变之前。

   这核聚变技术,在很多核大佬就是堆料的产物。

   毕竟能够完全反应的聚变物质,占总燃料总量的百分之一不到。

   也就是说你硬往氢弹里塞燃料,然后随便创造出一个足够发生聚变反应的高温高压的环境,然后聚变反应诶,就能产生了。

   当然,这并不是说氢弹制造有多简单。

   只是从侧面反应,现在除了华夏,其他拥核武国家的核聚变技术,草率的不成样子。

   而华夏算是第一个学会跑的国家。

   虽然是世界领先了,但你也不能刚学会跑就要飞啊?

   聚变打击,便是在飞。

   脱离换流装置,脱离高温高压环境,然后进行定点的核聚变反应。

   这太天马行空了。

   所以在第一次军工前沿科技研讨会议上,这个提议就被几乎所有人否决。

   马明伟算是唯一一个投了赞成票的人。

   但偏偏马老作为军工科研的领军人,有一票通过权。

   这个项目,才在马老的坚持下成功落地。

   华林军研中心联系中科院,马明伟联系李老,然后李老和中科院一同联系财政相关部门。

   整个流程走了不到两天,就给顾知秋批下来了贰拾亿科研经费。

   因为在中科院的评估下,这个项目的难度太高。

   所以一个环节的科研项目,能够拿到这个经费,在整个科研界以及军研界都算是破了记录了。

   但让所有人更加瞠目结舌的是,顾知秋到目前为止还一分钱没有花。

   从聚变打击项目提出,到模拟实验成功,前后的支出,只有三百多张a4纸,和顾知秋五个晚上的睡眠时间。

   顾然和张静也想过帮自己儿子,但他们能做的事情,只有给顾知秋讲解军工武器系统的研发注意事项。

   其作用差不多和吃饼干不能吃干燥剂的效果差不多。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

   一周的时间,顾知秋便把聚变打击从空想变成了现实。

   这惊喜来的让人猝不及防。

   之前在顾知秋拿到长江学者的时候,他还能骄傲的到处说自己的儿子有本事。

   但现在他们就不这么说了。

   因为他再说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样的话,估计会被同事笑骂臭不要脸。

   和其他人的兴奋和惊讶不同,作为父母,他们更多的是疑惑。

   疑惑顾知秋为什么能有超越一个时代的学术水平。

   什么天赋,什么才思敏捷,什么对物理有兴趣……

   这些都是太扯淡的说法。

   因为他们本来就是物理界的天才,他们知道比自己强或者比自己弱的天才是什么样的。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