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悬疑灵异 我,洲际导弹之父,此生不辱华夏魂!

   “一,同意战后的工业援助,那就一切好说,这场战争就打出来一个踏踏实实发展的环境,等打赢了,我们就开始大力推进工业化建设。”

   “二,同意工业援助,但夹杂着不干净的军事援助。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在我看来,无论如何都是要不得的。”

   “三,不同意工业援助。那百济问题,我们就得重新考虑了,考虑我们的敌人除了丑国,是不是还要增加一个沙苏。”

   任同志看着中科院的几位院士,道:“各位都是我国重要的建设者、工程师,这次来就是希望你们论证一下,如果没有沙苏,我国有没有可能实现的工业化。如果我们自己可以做到,那和沙苏方面的谈判,就不至于太束手束脚。”

   翔宇同志在一旁补充道:“各位不要因此有压力,我还是希望各位实事求是,因为关于国家的事情没有小事,工业化是我国的重要国策之一。如果没有能力硬说有,倒还不如直接说没有。”

   几位中科院的院长陆续发言,每一个人的表态,都相当于投票。

   但投票的结果,近乎于一边倒。

   如果只靠自己……

   几乎不可能。

   工业建设,需要的是一整套军工体系。

   华夏落后了两百多年。

   师夷长技以制夷,已经几乎证实了是行不通的。

   现在华夏能够完成工业化的途径只有两条。

   其一,将沙苏、丑国、德意志等国的工业体系完整的搬过来。

   然后所有科研人员以及技术人员在各个节点进行学习和调查,很快就能够学会。

   然后这上万个节点重新复刻出来,就能够不断复制出新的工业体系。

   其二,华夏在同时出现牛顿、瓦特、特斯拉、麦克斯韦、普朗克。

   ……

   很显然,第一个方法才是更加靠谱的。

   现在的华夏,没有那么多高水平的科学家。

   所以,这种复刻式的,不需要完全弄明白原理就可以上手的工业化蜕变,才是华夏最有希望的工业化道路。

   而现在列强之中,华夏真的有希望搬一条工业体系过来的,也就只有沙苏这个老大哥了。

   虽然沙苏心术一向不正,但毕竟是同一个颜色,还说的上话。

   趁着这次的百济问题,不是不可以谈。

   不过当所有院士发言完毕,叶知寒这才迟迟开口:“我认为靠我们我们自己,也不是不可以。”

   叶知寒话音刚落。

   不少院士都是纷纷投来了古怪的目光:“知寒,你在说什么?”

   “全国的工业化,这是一个系统性的大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基建、电网、铁路、炼钢、锻造、油气……其中涉及到的学科和门类不计其数。”

   “自工业革命开始这一百多年来,无数人的添砖加瓦,才完善起来了当下的工业体系。”

   “我们只靠自己,怎么可能?”

   任同志没有着急发表意见,只是平静的看着叶知寒。

   “是,我不否认在工业化的趋势下,全球化和标准化是重要的发展方针,”叶知寒道:“凭借我们一己之力完成整个工业化建设,十分困难,不错。”

   “但是合作未必只有哀求施舍一条路,同样也可以交换。”

   “用他们没有的技术,换他们有的技术,用我们擅长的,换我们不擅长的,也是一条路径。”

   任同志点头道:“知寒的讲话很有见解。”

   有人叹气道:“可问题,我们能有什么可以用来交换的?”

   “资源?土地?除此之外,我们有什么能让这些大国垂涎的?”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