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悬疑灵异 我,洲际导弹之父,此生不辱华夏魂!

   如果成功了,就去褒奖。

   如果失败了,就去鼓励。

   他们看不懂这些复杂的公式,但在看人识人的能力上,是毋庸置疑的。

   只要人对了,就放手去做。

   华夏一无所有,成功了就赌赢了,

   失败了,大不了再多吃两年苦。

   大展拳脚的前提有两种,

   一种是有着足够的家底可供挥霍,

   一种是一无所有,已经没什么可以输的了。

   而现在的华夏就属于后者。

   子任同志把笔记本还给叶知寒:“去做,有什么需求和我提,我尽量满足你。”

   “还真有一个请求,”叶知寒笑着挠了挠头:“可以进一步加快研发进度,而且开支相对来说也不会太大。”

   “你说。”

   “我想聘请一批沙苏的科研人员,前往各个研究所进行简单的教学,”叶知寒道:“我们的底子太弱,再加上沙苏的机械大多人也都是第一次见,虽然现在还在学习阶段,但如果没有一个师傅把他们领进门,单纯的靠自学想要学会,恐怕非常耗费时间,而且安全隐患也不小,”

   “其实不需要太久,只需要两个月,最多三个月,只要把我们的人教会怎么使用就好。”

   子任同志点了点头,吧嗒吧嗒的抽起了烟,沉默了下去。

   这个花费,是要比引进工业线和军备要便宜。

   但问题是不能贷款啊。

   两次工业和军事引进之后,华夏现在完全是负债前行。

   剩下的些许资金是财政维持新旧币更换的最后一点余粮,为了保证社会的正常运作,这些钱是怎么也不可能去动的。

   “大概聘请多少人?”

   “我想一下,”

   叶知寒简单估算了一下。

   按照道理来说,生产线的每一个组件部分,都需要一位工程师进行操作教学。

   工程师总数应该至少在两千到三千人。

   但如果这些工程师只是教会每台仪器的具体操作方法,那人数可以削减到一千人左右。

   但这也是最低标准了,如果人数再往下面压缩的话,那即便是花了钱,也提高不了太高的效率。

   “一千人,这是最底标准了,每一个具体的生产线,至少需要五到十五个工程师来教学。”

   “请两千个吧,”子任同志谈了谈烟灰,道:“我们的孩子基础太差,多请些老师,请一千个老师教两个月,和请两千个老师交一个月花一样的钱,那就多请些老师,这样我们的学子们学的也能更快些。”

   这事儿商量住之后,叶知寒也就不再打扰,和子任同志告别后便离开了。

   子任同志送走了叶知寒后,拿起电话,号码刚拨出了一半,便停了下来。

   索性把请沙苏工程师的事情放在了一旁,继续准备着明天国庆相关的事宜。

   当日。

   傍晚。

   沙苏的电话打进了故宫。

   当斯达林的电话转接到菊香书屋之后,子任同志不紧不慢的点上一根烟,轻咳了两声,接起了电话。

   面对明天华夏举国同庆的大日子。

   沙苏作为第一个同华夏建交的国家,自然是要致电祝福的。

   或许是百济战争华夏的表现让这位老大哥很有面子,又或许是蚊香计划落地之后,虽然技术层面沙苏很失望,但射程方面很合胃口。

   总之,此时的老大哥在电话中,满是对华夏的祝福和对子任同志的肯定。

   子任同志也很客气的做出了回应。

   沙苏:只要跟着哥好好干,铁定吃香喝辣。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