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悬疑灵异 爱卿,你是文官,打打杀杀成何体统!

   “大明这么多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还有那么多州府县、卫、百户所、千户所,外加九部、五寺等衙门,应该还是足以把这些人依次安排妥当的,无外乎就是多多考虑,慎重选择,慢慢来喽。

   实在不行,就多塞一些到东瀛、琉球和蒙古去,反正这些地方也缺官儿,又地广人稀的,他们闹不出乱子。”

   朱雄英点了点头:“也只好这样了。”

   然后两个小伙儿就凑在一起商量起来,一直忙到天都黑了,也才安排完不到五分之一的人。

   朱七牛这时才彻底体会到为什么吏部排在诸部第一以及吏部尚书为何被叫做天官了。

   这个职位的重要性真的是无可比拟啊!

   之后两天,受太子委托,朱七牛还是在吏部过的,帮着出谋划策。

   事必,太子可算是轻松了,专门请朱七牛到自己的宫外居所微风居干饭。

   而在过去的两天里,《建文七十四年与太上皇游湖忽有所感》这首诗也随着人流传到了更远更远的地方,知道并且在议论的人也越来越多。

   甚至就连窝在大河村老宅里到处翻箱倒柜的黄王氏都有所耳闻。

   又两日后。

   清晨。

   朱七牛等文武百官再次齐聚一堂,与皇帝共商国事。

   然而,让谁也没想到的是,早朝才开到一半呢,外面忽然传来了震耳欲聋的鼓声。

   自大明开国以来,或者说自从有朝会这东西以来,可极少发生这样的打断事件。

   就连皇帝朱标都有些惊讶了:“这是登闻鼓吧?我大明开国二十五年,朕本以为一向政治清明,不想这登闻鼓声竟然在奉天殿外响起了。

   来呀,速召敲鼓之人殿前问话,朕倒要瞧瞧是哪里的官员作奸犯科,以至于让人告状告到朕这里来了。”

   所谓登闻鼓,本意为朝堂、官衙外的悬鼓,一旦敲响,声音震天,必使得人群聚集围观。

   则皇帝也好,主官也罢,必须召见敲鼓之人询问,帮助其解决问题,否则难以服众,容易丧失民心。

   使人听见鼓声,即是‘闻’。

   让击鼓之人得以面君或面见当地主官,即是‘登’。

   登闻鼓最早见史于晋朝时期,《晋书·武帝纪》中有‘伐登闻鼓’的记载。

   后历朝历代多有效仿,至于效果如何嘛,见仁见智。

   而在当朝,因为太上皇出身微末,太明白老百姓的苦楚了,因此格外注重登闻鼓的作用,愿意给老百姓一个申冤告状的途径。

   太上皇不仅设立了登闻鼓制度,并设有专人管理,一有冤民申诉,皇帝将会亲自受理,地方官员如有从中阻拦者,一律重判。

   登闻鼓被敲响,在大明治下可不是个小事儿,尤其这面登闻鼓还是设立在皇宫大门外的那面。

   就连皇帝都不敢怠慢。

   众官员亦是纷纷暗暗揣测。

   有那做贼心虚的,汗都要下来了。

   太监得了皇令,匆匆去传召那击鼓之人。

   不多时,太监领着一个穿着富贵、容貌雍容、约莫五六十岁的妇人来到了奉天殿外。

   得知人到了,皇帝连忙召见。

   而随着这妇人进殿,朱七牛、黄日高、黄育才直接有点懵了。

   怎会是她?

   妇人在大殿中心停下,十分从容的跪下磕头行礼:“臣妇叩见吾皇,吾皇万岁金安。”

   “臣妇?你是哪位爱卿之妇?”朱标好奇的问道。

   那妇人正要答话,一阵脚步声匆匆传来,打断了他。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