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悬疑灵异 一曲火遍大江南北,女神看我眼神不对劲

   虽然已经做好打算今晚要看《雾山五行》,但直到近九点,顾伟文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中。

   别看高校教师的职业好像很悠闲,其实一点也不轻松。

   平时除了教学任务,每位教师都挂钩了社团指导岗位,又因为顾伟文比较年轻,还兼任了动画专业两个班的班主任。

   这些不算复杂,但零零散散加起来,事也挺多的,要是再遇上教学调研、教务检查什么的,加班是必然的。

   和妻子表示已在学校吃过晚饭,再看了一下正在读睡前读物的儿子,顾伟文回到自己的书房中。

   坐在电脑桌前,终于可以享受独处放松时间的顾伟文长松一口气,打开电脑,准备观看《雾山五行》。

   在电脑开机的时候,顾伟文习惯性拿出手机打开微信。

   然后顾伟文一愣,看到一个名为“男人至死是骚年”的微信群有100+的未读消息。

   这个是当年读书时建的群,经历了十多年、更换几个聊天软件,一直保存到了现在。

   群里人数不多,只有8个人,都是和自己一样的动漫爱好者,当初各自也曾发出过要“将爱好当做职业、投身华夏动漫”的豪言壮语。

   然而那么多年过去,只剩自己一个人真的在从事动漫相关工作,还是担任教师,其他几人无一例外都转行了。

   毕竟,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人是要吃饭的,做动漫真的没想象中赚钱。

   虽然如此,这么些年来几名逐渐步入中年的男人一直没放下这个爱好,时不时还会在群里讨论一下近来国漫的新鲜事。

   但大家各自平时都挺忙的,像今天一样聊这么多的情况还真的挺少见,上一次还是《那兔》热播的时候。

   顾伟文好奇点开群聊,查看所有未读消息。

   第一条是“卧槽哥几个快去看《雾山五行》!神作啊!”。

   这条信息之后,是群内其他人的讨论。

   “那个‘拾光之秋’的作品吧,听说了。”

   “还没看,在给儿子辅导作业,特么的不知道现在学校的作业是给学生还是家长布置的!”

   “@大刀浪子 又神作?你前不久刚说《那兔》是神作,现在神作都满大街可见了吗。”

   “绝对没吹牛啊!这部和《那兔》是完全不同类型的作品,老实说我还更喜欢这种风格!”

   “那么肯定?刚回到,我去看看。”

   接下来,聊天记录间隔了几十分钟,应该是其他人受到“安利”后也去看了。

   然后,纷纷如同一开始的“大刀浪子”般,情绪激动无比回到聊天群。

   “卧槽!真是神作啊!太牛逼了!”

   “何止神作,我愿称之为超神!”

   “看得就一个字,过瘾!”

   “国漫终于崛起了...”

   接下来,清一色都是对《雾山五行》的赞扬和探讨国漫的内容。

   这会,顾伟文真有点惊讶了,看样子,这部新作的口碑非常高啊。

   他知道群里那几位的眼光还是挺高的,能够得到这几人的一致好评可不简单。

   心中想着,顾伟文已经移动鼠标,打开企鹅视频。

   作品并不难找,在软件首页比较显眼的位置,就显示有《雾山五行》的海报。

   反正都迟了,也不急这几十秒,在开始播放前顾伟文习惯性看了一眼作品介绍栏的制作团队信息。

   依旧是以黄世广为主的制作团队,原本黄世广在业内就颇有名气,自《那兔》后知名度更高了。

   但在名单后面,顾伟文发现了几名略微熟悉的名字,在他印象中,这几人之前并不是“拾光之秋”的员工。

   看来,为了做这部动漫,“拾光之秋”专门扩招了。

   顾伟文心想,从业人员之间的流动、甚至竞争跳槽是个很好的现象,说明这个行业正十分活跃。

   跳槽一般意味着待遇提高,要知道,这个行业许多从业人员的收入是极其微薄的,基本就跟“用爱发电”距离不远了,所以有了“拾光之秋”这个先例是好事。

   不过顾伟文也保持了一份清醒,他知道“拾光之秋”的老板是叶知秋,有“叶知秋”这个顶流明星的加持,所推出的作品必然会受到极大关注。

   说句不好听的,光是叶知秋的一部分粉丝买单,“拾光之秋”就亏不了。

   但只有作品的质量真正上去了,得到广泛认可,作品赚钱、带动从业人员收入提升、再不断推出更好的新作,这才是一个行业健康的循环。

   心中思绪发散着,但当顾伟文看到简介上某个数字时蓦地瞪大了眼睛。

   作品评分:9.9分!

   打分人数,21万人次+!

   看到这里,顾伟文第一次惊了。

   9.9分啊!而且还是20多万人次的打分,这是什么概念!

   要知道,这个分数不是随便打的,以企鹅视频的规则,只有观看达到一定时长的用户打分才会被计算在内,这也导致刷分的难度直线上升。

   不说别的,这绝对整个企鹅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