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晋时归

第一百一十九章

晋时归 水的龙翔 2092 2023-08-09 00:54

   王猛轻轻地摇了摇头,淡淡地说道:“难啊。这些坞堡与坞堡之间,就如同一个个割据的小势力,要让他们投靠,恐怕不是那么容易。”

   “这些坞堡之间既然经常发生战争,也都是为了能够争夺领地、粮食和人口罢了。等以后我有了实力,派遣商队和晋朝通商,这一路上岂不是要经过许多坞堡吗?这些坞堡如果见到东西就抢的话,那我的商队也就无法到达晋朝,看来以后我还是要将这些坞堡给荡平,扫清前往晋朝的通道。”唐一明的心中淡淡地想到。

   “军师,那些女兵训练的如何了?”唐一明问道。

   王猛急忙答道:“回主公话,这些女兵分开训练之后,已经略有小成,每个人也都能掌握一技之长,假以时日的话,必定能成为一支劲旅。”

   唐一明哈哈地笑了起来,大声地说道:“好,我要的就是这样的一个效果。好了,你们都去吧,各自忙各自的。”

   “主公!我等告退!”王猛、王简、王凯同时说道。

   冉魏永兴三年(公元352年),农历六月初一。

   拥兵并州的后赵旧将张平,在燕国大将军慕容恪的大军攻势下显得无计可施。

   燕军所到之地,并州军望风而降,几日之内,并州上百座堡垒都归顺燕国,张平的征西将军诸葛骧甚至率领所属的一百三十八个堡垒不战即投降燕军。

   慕容恪对于降将降卒一律采取抚恤的态度,并保留将领们原先的官职,以获取并州一带的民心。

   如此一来,据守在并州的张平已经失去了抵抗的决心,在率领部众三千余人退守平阳不久,终于向慕容恪请降。燕国没受多大的损失便得到了并州。

   慕容恪趁机带着胜利之师加入了包围冉魏国都邺城的战斗中,由于邺城城墙坚固,燕军又不善于攻城,以至于燕军久攻不下,成为了对峙阶段。

   与此同时,占据青州的段龛因兵力受损严重,遵循了手下大将乌蒙的意见,封锁了泰山通往济南的道路,打算就此困死泰山上的唐一明。

   燕军还没有完成黄河以北的战事,段龛又不来攻打,给了唐一明在泰山上一个发展的大契机。

   泰山上的军民在唐一明的带领下,万众一心,齐心协力,经过十天的努力,终于建成了第一座炼钢炉。

   炼钢炉的建成后,唐一明让人从铁矿和煤矿那里运来了所需要的铁矿和煤矿,开始施行冶炼。

   这一天,烈阳高照,泰山上所有的事务都暂时停了下来。

   王猛在炼钢炉周围摆了祀台,祭祀鬼神,山上不少大人小孩都来看热闹。

   唐一明对祭祀是一点兴趣都没有,他一直在检查各个关节,看还有疏漏没有。

   这炼钢炉是他亲自设计的,下面是一个诺大的房间,房间里堆满了易燃的木材和荒草,同时还铺垫上了一些煤。在房间的上面是一个长长的烟囱,整体有三层楼那么高。

   在炼钢炉的外围还有四个鼓风箱,黄大、黄二、李

   老四等人都守在风箱周围,只等着点燃炼钢炉了。

   炼钢炉也经过了长时间低温烘烤,现在就等者点火了,旁边上料口处站着许多拿着铁锹的士兵,随时准备将煤、铁等资源塞进去。

   当祭祀完成的时候,王猛走到了唐一明的身边,毕恭毕敬地说道:“主公,万事已经俱备,就等着点火了。”

   唐一明点了点头,对身边的士兵喊道:“拿火把来!”

   傍边的士兵将早已经准备好的火把递给了唐一明,唐一明亲自点燃了火把,并且走到了炼钢炉的进料口那里,将点着的火把给扔了进去。

   炼钢炉内都是易燃之物,一碰到火星,便立刻燃了起来。

   火势渐渐地开始蔓延,将炼钢炉内所有的易燃物吞噬。

   不一会,熊熊的火焰便燃烧了起来,也将里面的煤给烧着了。

   随着炉子里面的炉火越来越旺,慢慢的炉顶上冒出了一阵黑烟。

   随着黑烟越来越浓,唐一明一挥手,当即喊道:“大黄、小黄,拉风箱。”

   “好咧!”黄大和黄二等人同时叫道。

   黄大、黄二、李老四等人同时拉开了鼓风箱,催动着炼钢炉内的煤火越来越旺,不大一会儿,所有的黑色的煤都开始变得通红。

   此时,烟囱里冒出来的烟越来越大,很快就又变成越来越小,而通红的火光开始从里面冒了出来,带出来的还有漫天飞舞的灰烬。

   随着风箱越拉越快,炉顶的火焰也越来越高,唐一明估摸着已经烧的差不多了,对站在上料处的胡燕等人喊道:“可以了,上料!”

   胡燕答应了一声,便带着人开始朝炼钢炉内添置煤炭。

   加完煤炭,又开始添加堆放在旁边的铁矿石和石灰石。铁矿石和石灰石都被砸成了核桃大小的小块,连续装了有12石(300KG)矿石和若干石灰石以后,这才停了下来。

   如此反复的上料作业连续进行了好几个小时,人累了就换人,轮番上阵。

   唐一明看到如此劳累的士兵,觉得这确实是个体力活,心中不禁想道:“看来我得想个办法才行,光靠人力来完成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