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晋时归

第二百五十四章

晋时归 水的龙翔 2078 2023-08-09 00:54

   姚襄重重地点了点头,说道:“大王神机妙算,我军必能攻下广固。大王,我这就带人去。”

   “等等,济北虽小,却是重要之地,那里有黄河天堑,黄河沿岸太长,你必须排出两队游骑兵,经常巡视,对外仍然要插上燕国的国旗,以免黄河北岸的燕军会收到消息,派兵增援青州。至于兖州方面,你也不用担心了,常炜的儿子常钧现在是兖州刺史,驻守兖州,他会打理一切的。另外,在对待百姓上面,你千万不能让手下乱杀,一定要将我说的那几条铭记于心,但有犯事者,定斩不赦!”唐一明道。

   姚襄道:“大王放心,属下去了!”

   唐一明看着姚襄带着羌人的所有骑兵驰出了济南城,心中也不免在为王猛担心,他缓缓想道:“济南城是攻下来,可是军师带的全是女兵,战斗力要比男兵弱了许多,不知道东安郡那边是不是进展顺利?”

   孟鸿就站在唐一明的身边,他听到唐一明的计划十分周详,便问道:“汉王,攻打青州,汉王是不是早有预谋?”

   唐一明哈哈哈笑道:“孟先生,你说的不错,在我占领泰山的时候,我就已经策划好了我以后该走的路。青州,只不过是我迈出泰山的第一步而已!”

   孟鸿道:“汉王宏图大志,实在是让小人佩服!”

   唐一明道:“孟先生,你年纪轻轻就有这种胆识和智谋,也是个人才,以后就留在我的身边听用,早晚也有个商量的人。走,我们该去安抚一下城中百姓了!”

   “诺!”孟鸿十分爽朗地答道。

   唐一明占领济南城后,进行了一系列的安抚工作,使得济南城中的几万百姓都定下来了心。在这样的一个乱世,这些刚刚从黄河以北迁徙过来的百姓,他们饱受了战乱之苦,对于他们来说,只要能活命,不管是谁占领了城池,都不是很重要。

   慕容俊下令从塞外和北方迁徙过去的民众,绝大一部分都是汉人,因为汉人实在太多,把他们迁徙到了中原,他们鲜卑人才能有更多的土地。这些被迁徙过来的百姓,大都畏惧于燕军的武力,不得不放弃原本在幽州、冀州、并州的土地,不远千里,渡过黄河,填塞中原的广袤大地。

   黄河以南的青州大地上,大概有一百万百姓,是年前从北方顶着风雪迁徙过来的。这一百万百姓,被分散到了青州南部的各个郡县里,济南城中的百姓,只不过是这些百姓中的一部分而已。

   唐一明让孟鸿担任济南太守,并且让士兵修葺城墙和城门,还打开了府库,给城中百姓分发粮食,并且与民秋毫无犯,算是暂时稳定住了济南城的局势。

   与此同时,王猛正在带着兵攻打东安郡。东安郡在青州的最南边,与徐州接壤,为了切断青州和徐州的联系,唐一明必须攻占东安郡。

   东安郡距离泰山比济南城还远五十里,加上又地处青州和徐州的交界处,所以相对要少,一旦出事,两州都可以派兵驰援。

   三月初三的下午,济南城已经被唐一明占领了,东安郡的战斗才刚刚开始。不过,当大军惊现在东安郡内的时候,守城的燕将弃城而逃,结果被王猛所设下的伏兵抓住。王猛派人去进行游说,兵不血刃地占领了东安郡。

   三月初四,姚襄带着两万骑兵只经过了一小会儿战斗,便攻下了济北,分兵抢占了黄河渡口,青州攻略的第一步,就此完成。

   济南、东安、济北,三郡被唐一明占领的事情很快便传到了广固。

   广固城中,皇甫真听到这个消息已经是气急败坏了,一肚子的怒气都没有地方撒。

   “唐一明为何行动如此迅速?只短短的两日,便接连攻克下了三郡。东安、济北也就算了,可是济南城中有守军一万,怎么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被攻破呢?赵武是干什么吃的?”皇甫真大声喊了出来,以发泄自己心中的怒气。

   “事到如今,说什么都晚了。为今之计,就是如果防止唐一明的下一步进攻。”慕容军眉头紧皱,淡淡地说道。

   皇甫真怒气未消,大声问道:“王爷,丢了济南、济北和东安,难道我们就不去抢回来吗?”

   慕容军冷笑一声,说道:“泰山汉国,对于我大燕来说,一直都是一个谜。里面到底是怎么样的一番景象,谁也不知道。至于唐一明到底有多少军队,我们还是不得而知。你可以想象一下,济南城城墙高厚,又有一万驻军,只短短的两个时辰,便陷落了,这种攻城的速度,堪比神速。我军本来就不善于攻城,如果你再派军去攻打济南等地的话,不仅兵力分散,而且还会损失兵员。你别忘记了,唐一明可是会制造炸药的,大将军之所以留下一批炸药,为的就是防止唐一明叛乱。如今广固城里囤积了大量的粮草和辎重,其余各地的守兵很少,多则一两千,少则一两百,只有广固城有四万大军。这也无疑使得广固成为了众矢之地。”

   皇甫真脸上露出了惊诧之色,急忙说道:“王爷,你是说,汉军会攻打广固?”

   慕容军点了点头,说道:“这是必然的。广固一旦被攻下,汉军大可以传谕各处,使得其他各郡县不战自降。你可别忘记了,青州的百万百姓,都是汉人,他们一旦知道唐一明的汉军攻下的广固,赶跑了我军,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