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三国之龙图天下

第一千七百四十二章 决战之雒阳失守 下二

三国之龙图天下 拾一 2106 2023-08-09 00:35

   徐庶的想法并非是一时兴起,而是他最后迫于无奈的退路。

   从燕军兵围雒阳开始。

   他就已经在考虑后路了,明军主力北上,除非他们杀回头,不然凭借自己手中并无太多兵力,守住雒阳太难了。

   所以他必须要做好最坏的打算。

   他有两个计划。

   雒阳一旦守不住,他就要放弃雒阳,可放弃雒阳,等于放弃雒阳里面的粮草和军备,这是很为难的事情。

   所以他想了两个办法。

   第一,焚烧雒阳。

   这算是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一旦焚城,对百姓伤亡太大,必会让明朝廷失去了百姓的拥戴。

   后遗症太大了。

   除非到了一个绝境的地步,不能再让这些粮食资敌。

   他还想出了第二个计划。

   那就是函谷关。

   这一座已经废弃的关隘,目前是他唯一能依靠的地方,从雒阳进入函谷关的路途不远,而且已经打通了。

   他准备用几天的时间,把雒阳城所有的百姓,迁徒进入函谷关,然后让他们为兼职的民夫劳动力,有二十万人口,足以把整个雒阳给搬空了。

   搬不走的,他就一把火烧掉。

   绝不给敌军留下一点东西。

   这已经是徐庶能想到最好的办法了,而且伤亡也会减少很多。

   不过这个办法,想要做到,难度很高,最关键是雒阳的百姓,故土难离,好不容易回来了,又要走,这让这些百姓有些难以接受。

   可如今徐庶也没有时间去一一的游说了,他必须要用最简单,最粗暴,把雒阳超过二十万的百姓,迁徒出去。

   要是强行来,那么必然会带来很多的麻烦。

   雒阳本来是一座大城,作为东汉帝都,曾是天下最大的城市,有民众起码二百余万左右。

   但是昔日各路诸侯讨伐牧明,屯兵虎牢关前,当时牧氏父子联手出兵抵抗,却不曾想到,董卓背后插刀,不仅仅主持了一场宫变,斩杀了天子刘辩,扶持刘协上位,还迁徒帝都于长安,为了更好的让长安成为帝都城,更是以最粗暴,最狠辣的手段,挟持无数百姓西行。

   一路上死伤无数,白骨铺地,能活着到长安的,已经没有多少了。

   再后来,牧景一把火的焚烧之下,几乎让雒阳人迹罕至,变成了一座名副其实的空城。

   后来雒阳才开始渐渐的有些生气。

   一直到明军重新夺回了这座城池,才开始大力的发展雒阳,以耕地,土地,房舍等等为吸引力,迁徒一些离开的百姓返回雒阳耕种。

   如今雒阳,最少有小二十万的人口了,这相对于昔日的雒阳,自然是微不足道,但是也并非小数了。

   徐庶只有三千兵马,其中两千兵马是明军的后勤兵,后勤负责督送粮草的兵马,才会滞留下来了。

   还有一千,是他凑出来的六扇门捕快。

   虽有三千的兵马,但是上了战场,战斗力却未必,不过想要挟持百姓南下,还是有些希望的。

   而且这次,徐庶并没有打算用挟持的手段,他用利诱的手段。

   城中粮仓里面的粮草,堆积不少,那都是前线的军粮,可现在而言,一旦雒阳失守,必然成为敌人的粮草。

   所以他要用这些粮草,来诱因城中的百姓,然后以自己的三千兵马作为督查队伍,督查百姓迁徒。

   这一下,迅速的引起了全城的动荡。

   “搬迁!”

   “离开雒阳!”

   “这是故技重施吗!”

   “我不走!”

   “昔日董贼挟持吾等南下,吾一家老小,十口人,路上死了四个,到长安有饿死两个,仅存不到四个,如今好不容易回来了,还要离开!”

   “明军一定是靠不住的!”

   “如何是好啊!”

   雒阳百姓,经过一次次的动乱,本来适应力已经很强了,但是却又要逼得离开雒阳,顿时怨言四起。

   “大军围城,明军保不住雒阳了,敌军进城,吾等虽未必会被迁怒,但是也未必有好下场,如今明军愿意以粮食为引,让我们带粮而入函谷关避难,其实也是对我们好的!”

   “动乱之中,战争之下,何有净土,如今天下一切,皆不重要,有粮方是正途,若是继续围城,不需要几月时间,吾等就要断粮了!”

   也有人蠢蠢欲动。

   已经明军虽让他们南下函谷关,但是并没有是挟持他们,而且以粮草为诱引,让他们扛粮南下。

   粮食,有时候就能让很多意见消失。

   如今的时代,吃饱一口饭,非常艰难,很多人种的土地,最后的收入,都是别人的,一年到头,特别是入冬之后,未必能吃上一口饱饭。

   哪怕是雒阳这个地方,吃不上饭的人,多如牛毛,所以自然能引来不少人主动的离开雒阳,远行函谷关。

   ……………………

   府衙之上。

   徐庶看着总督府和雒阳县府一种官吏,他的目光带着一股凌厉:“有一句话说的好,养兵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